L*a*b* 的歷史
1940年,理查德·亨特 (Richard Hunter) 引入了一個三刺激值模型 - Lab,其縮放以實現感知色差的近乎均勻間距。雖然亨特的 Lab 被採用為繪製絕對色坐標和顏色差異的事實標準,但它從未被正式接受為國際標準
三十一年後,CIE 發布了亨特 Lab 的更新版本:CIELab。正確的發音是“see-lab”,或“L-star, a-star, b-star”,但一些應用和儀器簡稱其為 L, A, B 或 Lab。
L*a*b* 代表什麼?
無論你稱它為哪種色彩空間名稱,了解 L*、a* 和 b* 代表什麼是很重要的。
- L*: Lightness L*: 明度
- a*: Red/Green Value a*: 紅/綠值
- b*: Blue/Yellow Value b*: 藍/黃值
例如,請參見圖 17 和圖 18,顯示 L*a*b*的顏色繪圖圖表。
- a* 軸從左到右延伸。顏色測量在 +a 方向的移動表示向紅色的轉變。
- 沿著 b* 軸,+b 移動表示向黃色移動。
- 中心 L* 軸在底部顯示 L = 0(黑色或完全吸收)。
- 在這個平面的中心是中性或灰色。
為了進一步展示 L*a*b* 值如何代表特定顏色,請參見下方的玫瑰花 A 和 B。我們也在上面的 CIELAB 色彩圖上繪製了它們的值。
我們希望這些例子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 L*a*b* 色彩空間。如果您對色彩空間或色彩傳達方法有更多疑問,請聯繫我們 T-Lab 的專家團隊——我們很樂意幫助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