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行業中,由於原材料及其他因素的影響,會造成生產出來的產品存在色差。色差問題會降低客戶的信任度,影響後續合作。因此,色彩管理已經開始被印刷廠所重視,建立色彩管理系統、控制產品色差,對於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、產品合格率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印刷色彩管理基本原理
【可見光】 380nm至720nm是人眼所能感應的光波範圍,稱為“可見光”,在這範圍以外的就是“不可見光”
【不可見光】低於380nm就是紫外光、X射線、伽馬射線、宇宙射線等;高於720nm就是紅外線、微波射線、雷達射線、無線電射線等
【太陽光】太陽光包括可見光及不可見光,對於人眼的反應,光波範圍由400nm至500nm是藍光,500nm至600nm是綠光,而600nm至700nm便是紅光
【加色系統】紅(R) 、綠(G) 、藍(B)光稱為加色系統中的三原色,混合它們可產生任何顏色。紅光(R)+綠光(G)=黃光(Y) 、綠光(G)+藍光(B)=青光(C) 、藍光(B)+紅光(R)=洋紅光(M) 。當同等份量的三原色光結合,就會出現白光。青(C) 、洋紅(M)及黃(Y)光分別是紅(R) 、綠(G) 、藍(B)光之相對色,任何一對相對色光混合,亦會產生白光。
【減色系統】顏料(包括印刷油墨)中也有三原色,分別是青(C) 、洋紅(M)及黃(Y)色,屬於減色系統,表現和加色系統中的三原色相反。兩個色光相加,會產生較亮的色彩,而兩個顏料相混合,會產生較暗的色彩,原因是顏料吸收部分可見光。理論上,顏料中的三原色CMY的混合可產生任何色彩,包括黑色;實際上,它們的混合只會產生部份色彩,而同等份量CMY的混合亦只會產生深咖色,不是黑色。原因是現今的顏料並不是完全理想,所以印刷油墨中須要黑色及專色填補這個缺點。
了解了色彩管理基本原理,那麼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,印刷色彩管理如何做好呢?
在做好印刷色彩管理前,要避免以下誤區。
個常見誤區:
1 、色彩管理就是買設備儀器?
2 、色彩管理就是做印刷曲線?
3 、色彩管理就是搞連線放墨?
4 、色彩管理就是找專人來管理?
5 、色彩管理就是去考張證書?
6 、色彩管理就是為應付客戶?
印刷色彩管理如何做好
印刷色彩管理在事理上分為4個辦法,簡稱為“ 4C ”,即校準(Calibration) 、特徵化(Characterization)